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关闭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这所顶级双语校用90年历史守护着一份"确定"

    微信精彩文章

    2020 年 10 月 08 日

    10 : 00

    • 此文章转载至《爸爸真棒》

      今年,每个走在或准备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的家庭,谁不对自己进行这样的灵魂拷问。
      于外,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出国形势不确定;于内,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影响了潜在家长对于国际化教育的信心。

      笔者身边确实有一些原来就读于国际化学校的学生因此转回公立,但大部分家长在深思熟虑后,仍然选择继续留在国际化赛道。大数据也传达出同样的信息:
      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对全球30000名国际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仅有1成学生确定放弃留学,中国则更少,仅占4%,在全球国际生占比最低。

      疫情似乎让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前上演,“摇摆不定”中,其实也给了家长和孩子更多时间进行回归本源的思考:我们究竟希望孩子从国际化教育中获得什么?
      最能够合适回答这个问题的,我想,当属有着将近90年历史的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1932年成立的耀中耀华学校,可以算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鼻祖。这位90岁“老人”已经见证过无数次类似的不确定,却也一路“乘风破浪”,通过不断创造出教育的新范式,来应对不同时期学生的需要。

      面对如上问题,耀中耀华学校的答案是:独特的差异化教育,深度的双语教育,和经过历史沉淀的全人教育。其在这三点上的创新程度,在笔者曾采访过的几十所北上广深国际化学校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而这三点也正是很多家长选择国际化教育道路的最大诉求。

      于是线下开学没多久,笔者再次探访北京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北京耀华),我们一起看看这所既有历史经验沉淀又有教育创新的学校,是如何献上一份独特答卷的?

      01
      镜头里的北京耀华
      在这里读书是什么体验?
      虽然来了N次北京耀华,但每一次都能发现一些新东西,比如在教学楼旁的这个雕塑。
      同行的北京耀华市场部郭老师告诉笔者,这个雕塑在每个耀中耀华的校区都有,叫“早上七点半”,雕像中的人物是耀中耀华的创始人曾楚珩女士,她被孩子亲切地称为“校长婆婆”。

      在职期间,校长婆婆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半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的到来,这个传统现在北京耀华的中外校长都依旧保持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曾楚珩女士16岁就创办了第一所耀中学校,使命是通过教育让中国更加强大。这一宣言现在听起来也令人热血沸腾。而现在耀华的立校之本变成了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光耀中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至今,耀华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内地城市,乃至英国萨默塞特都有学校,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北京耀华也是其中之一。这个2016年投入使用的校园,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大”。
      首先是校园大:从这张鸟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校园十分开阔,占地面积178亩,且绿化率极高,约有70%,人口密度也很低,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超级大的活动空间。

      其次是教学楼空间大:走廊非常敞亮,到处都是大玻璃窗,自然光源充足;走廊两旁、地面上,充满了五彩的色块,让人感到温暖和活力;随处可见沙发、小桌子,供学生小组讨论问题,或是休息、玩耍。
      它的教室也比传统教室更大:中间有活动的推拉门,打开,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可以共同教学;合上,可以分开教学。
      如果说高大上的设施只是学校的外在,那么北京耀华的“灵魂”,体现在校园“小”处的细节中。
      比如笔者在主教学楼里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墙面。曾有教育家说过,看学校的墙就知道这所学校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以及学校的整体文化、价值观是怎样的。
      而北京耀华两侧的墙面,到处是学生的作品。比如这两幅让我惊艳的达利画像和毕加索画像就来自耀华九年级的学生。

      还有各个年级班级的作品展示,多到数不清。
      从中我至少解读出了三层含义:
      这是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孩子的作品都有机会上墙,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四年级学生Chanelle的妈妈说:“这是学校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管是什么样的作业,在老师眼里都是作品,有机会就上墙展示,孩子每回都很有成就感,于是下一次就更有动力,这是特别好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所鼓励学生创造力的学校。看过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才华横溢的作品,让人不敢相信这些居然是出自孩子之手。有的作品可能并不完美,但你看到它,就能感受到孩子蓬勃而出的生命力。
      这是一所中西文化并重的学校。墙上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展品,包括书法、中国画、风筝、传统灯谜等,质量都非常高。
      再深入了解下去,这些看得见的展品背后,是北京耀华独有的“内功”——差异化教育、双语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创新。请随着我们的镜头由外向内接着看。

      02
      北京耀华的三大“独门招式”
      学习共同体中的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被照顾到
      当有家长问我北京耀华怎么样时,我脱口而出的第一点就是它独特的学习共同体。
      走进北京耀华的教室,我们能很快分辨出它和传统教室的不同。除了上面提及的比一般教室更大以外,它还分为整体教学区和分组教学区。
      很多学校都在强调分组,北京耀华的学习共同体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我看来,首先,它的分组不在一个班级内,而是扩大到一个年级。
      比如三年级有两个班一共30个孩子左右,老师就会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任务,把这近30个孩子按照学术能力、语言能力、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分组。
      每个小组老师都会提供最适合学生水平的辅导,并且跟踪他们的学习进展去调整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大家可以回忆我们自己的求学经历:一个班级学生的学术水平差异很大,却要被迫学习同样的东西——水平高的学生会认为内容太简单而失去学习兴趣,水平低的学生认为难度太高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如果当时能有像北京耀华这样的“量体裁衣”的差异化教学,我感觉自己学习取得的进步会更大呢。

      其次,相对于传统的两名老师,对着一个班的学生,现在一个年级的四名中外方老师对着二三十名学生,每个学生获得关注度其实更高了,也能让他们接触更多老师,在和不同老师的交流中,收获不同知识领域的启发,以及培养至关重要的沟通、协作技能。这是笔者最喜欢北京耀华学习共同体的一点。

      第三,传统的分组,分一次就要间隔好久,导致学生水平有变化了,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而北京耀华的差异化分组课堂上就不会如此。
      比如在低年级的英语指导阅读课上,每个小组的学生不会超过六名,当学生在现有水平上做得很出色,通过了教师的评估,就可以升到更高的水平组。
      因为一名老师只面对五至六名学生,因此,在上课时间内,每位学生都有大量的表达、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也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水平,帮助学生提升水平。

      深度的双语学习
      培养既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又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不管是学习共同体项目课,还是英语、数学等课程,课堂里都有两位英文老师、两位中文老师同时在场,所有的教学课件都是双语的,课堂上是双教师制,课堂语言也是双语融合。
      像图中,中英文老师正在共同教授数学课,她们会共同备课,准备双语核心词汇单,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讲解,确保学生在初学阶段能厘清概念和术语,同时运用两种语言反复操练,巩固知识。
      其他课如科学、美术、PBL课、戏剧、IT等,都是全英文开展,英文强度不低。但同时,北京耀华也非常重视中文深度学习,可以说是国际化学校中最重视中文的学校之一。
      三年级语文老师李维告诉笔者:“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不明朗,我们更要学习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把中文底子打好。”
      北京耀华一周有九至十节中文课,差不多一天两节,这在国际化学校中是少见的。从去年开始,“整本书阅读计划”成为了耀华中文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在完成阅读后,还要进行各种创作。
      另外中文课上还有经典名著赏析、古诗文阅读、小古文创作等。看看这些四年级孩子的作品,你会惊讶他们小小年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与自信,以及对古诗词理解运用的自如与流畅。
      平时北京耀华还会有每周一节的中国研习课,学习中国传统故事、国学、寓言、历史故事等。“还有中国地理、名胜古迹、货币汉字的演变、古代计时器、传统服饰、童谣、传统儿童运动、节气等等,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学习一遍。”

      经过历史沉淀的全人教育
      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成为完整的人

      无论是学习共同体还是双语课堂,贯穿始终的是对学生品格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老师Emily告诉我,她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不是上数学知识,而是给孩子分享了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让他们理解“勇敢”的意义,以及如何用成长性思维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在她的课堂上,当有孩子犯错时,其他孩子都会说“谢谢你”——她想让每个孩子知道,犯错就是学习的机会,要勇于尝试,不怕犯错。
      Emily还通过简单的“数点子”游戏,让孩子发现即使这么简单的六个点,各人都有不同的数数方法。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既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也要勇于分享自己的方法。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态度。
      除了品格培养,北京耀华还在音乐、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培养“全人”,项目特别全面,让孩子可以不用出校门,就能探索各种兴趣领域。

      音乐:小提琴是耀华学生5岁至三年级的必修课。
      课后班上,耀华还聘请了专业老师,教授架子鼓、钢琴、吉他等乐器。
      体育:游泳也是耀华的必修课哦。
      游泳馆有三种不同的水池,幼儿池、初级池和高级池,学校还请来了专业的教练,和北京耀华的体育老师一起,为每一个孩子制定适合他的游泳计划。
      足球、篮球等项目也有专业老师教学。还有各种体育俱乐部。
      戏剧:每年,北京耀华的学生都会参与全英文的百老汇音乐剧剧目,像是《怪医杜立德》、《麦克白》等。在大型演出中,学生锻炼了领导力、团队合作力、沟通力等必备技能。
      艺术:耀中耀华学校有着全球顶尖的驻校艺术家,你在艺术教室里看到的老师很有可能是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哦。在北京耀华,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最终希望培养的是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写在后面的话
      笔者曾听到各个年级的家长讲述自己为什么选择北京耀华,很有意思,分享给各位:

      二年级Chauncey爸爸:
      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明显感觉到孩子身上的变化。和刚入学的时候相比他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

      四年级Jessie妈妈:
      因为学校有很多项目式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女儿在学习完塑料对环境的危害之后,她要求我们全家人都把所有的塑料瓶,还有一些塑料制品都收集起来,说你们不要乱扔,不要污染环境。

      六年级Nikki妈妈:
      记得第一次来学校参观,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在教学楼遇见的每一位老师,都主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这种积极阳光的态度,当时挺吸引我的。我觉得老师的素养都非常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孩子。

      幼教部五岁班Matthew、八年级Emma妈妈:
      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中英文双语教学,对于孩子来讲,可能一方面会弥补纯国际学校在中文学习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它又会比传统的公立学校,对于孩子在思维开拓方面的锻炼更有帮助。

      也许,一所好学校正是他们最终坚持国际化教育的原因。